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 存量产能有序出清
过去一年里,锂电行业经历了自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调整期。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的价格持续下跌,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锂价暴跌不仅导致上游矿商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还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6月27日,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暨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举办。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以下简称《遂宁指数》),其中指出,当前中国锂电产业正在经历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存量产能逐步消纳,新兴需求和应用场景快速迭代,均对产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参会并走访当地产业时注意到,虽然产能和利润压力较大,但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以及人形机器人产品增长,都对锂电产品形成了新的支撑,锂电池大规模退役、大规模设备更新也在推动新能源产品的既有存量市场形成新的增量转化,锂电产业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图片来源:IC photo
产业链上下游“合纵连横”
全球锂市场过剩的现象正在逐步加剧。根据S&P Global的最新锂市场展望,预计2024年锂市场过剩将达到3.8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这一过剩现象直接导致了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滑,CIF亚洲价格已预测下调至14129美元/吨,较之前降低290美元/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碳酸锂产量为46.3万吨,同比增长17.2%,增速较2021年持续下降。产量的下降很大程度来自于价格的下行。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1~12月,由50.1万元/吨波动下降至10.9万元/吨,6月至32.6万元/吨,全年均价仅为26.7万元/吨,碳酸锂景气度见底迹象明显,后续价格走势仍需持续关注。
会上发布会的《遂宁指数》显示,2023年锂电市场供给保持良好的增长状态,2024年一季度的供给能力值则出现明显回落,下降到2022年三季度的供给水平。产能供给和价格波动是主要原因。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存量产能出清正有序进行,新增产能布局将得到合理优化。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勇认为,经过近5年的高速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逐渐进入结构性调整期,在国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结构性供需错配。他引用数据称,全国已投产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产能为292万吨和230万吨,但2023年需求量仅为184万吨和137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60%。同时受原料和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影响,锂电行业处于盈亏紧平衡的状态。
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修订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将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锂电池前几年无序扩张,产能是高于实际需求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利润大幅减少,而利润减少又限制了行业技术发展。这次工信部出台政策有利于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不再单纯扩大产能,要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当前,我国锂电产业正面临着市场阶段性失衡问题与产业链内部结构性问题的考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陈训生表示,锂产业链上游资源开发受采矿权、尾矿库指标等多重约束,开发周期长一般至少需要2~3年;中下游项目建设快,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多,大量企业纷纷涌入,产能扩张过猛,供需适配矛盾突出。
“2022年,资源供需错配导致锂盐价格大幅上涨至60万元/吨,而2023年至今,锂盐价格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影响大幅下滑,一度跌至企业成本线以下。上、中、下游企业协同能力不足,锂盐销售长协比例不高,合作形式较为松散,在现货价格大幅波动时,毁约现象时有发生。”陈训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各环节盈利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除锂电设备和原材料外,其他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锂电材料、电池制造和回收利用环节的盈利状况受到波及,其中回收利用环节受影响最大,从2022年的4.6%跌至-5.4%,进入亏损期;锂电材料由645.6%跌至133.2%。为此,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生产效率,主要锂电企业加快推进由单一环节的垂直整合转向沿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纵连横”。
不同环节的利润分化也刺激了锂电池及汽车企业纷纷入局设备市场。
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指出,2023年,锂电池市场经历高速扩张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锂电池产品性能的迫切需求对电池生产制造效率、工艺、成本控制、提高良率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高稳定性、高精密度、高度智能化及自动化的锂电设备成为主流产品。锂电设备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整合供应链等措施巩固市场占有率,但头部锂电企业围绕电池产能供应保障、同步优化产线、实现低碳节能等目标,加大对锂电设备的投资布局,2023年锂电设备行业集中度有所下滑。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0亿元。
陈训生建议,锂电产业链原材料端企业要加强自律行为建设,龙头企业应在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市场供应、构建良性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实力。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要提升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稳定价格与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共同应对外部新变局带来的新挑战,巩固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地位。
锂电厂商的新增量
在产能和利润压力下,锂电产业近两年也涌现了新亮点。2023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为940.0GWh,其中动力电池的产量为675.0GWh,同比增长29.6%,储能电池的产量为185.0GWh,同比增长62.3%,增速大大领先于动力电池。去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为31.4GW,新增装机规模22.6GW,同比增长则为256.8%。《遂宁指数》将其归因于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带来成本降低等因素。
事实上,随着世界新能源转型步伐加速,以及俄乌局势等的变动引发能源危机,全球储能产业的热度正不断攀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指出,储能市场刚刚起步,需求增速较高,未来固定式储能(配套风电光伏项目)有可能成为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更大的市场。
《遂宁指数》也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快车道,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电池逐渐成为锂电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预计到2026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全球占比有望达到74%。
国家能源局此前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将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作为规模化、高安全性的新型储能装备发展重点。其中,液冷储能技术在发电侧/电网侧新增大储项目中占比迅速提升。国务院在今年5月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也明确,要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
付长文表示,液冷散热技术拥有低能耗及高散热的优点,可实现对电池的精确降温。随着储能市场的爆发,大规模高容量的储能电站加速释放,储能温控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中高功率储能产品使用液冷储能技术的占比将提升,预测2024年液冷储能系统出货占比预计将增长到70%~80%,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
不仅如此,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提出,当下主要市场的电动化趋势非常明确,重卡、船舶、飞机、工程机械等成员的加入,使锂电池开始在储能电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通讯基站、特种电源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今年锂电池行业也迎来多个国家新规,在产能布局上将有力地促进降低重复建设,提高新进门槛,加速清出落后产能,给锂电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公共车辆领域,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公共交通领域的设备更新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最新印发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集疏运、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重卡全年累计销售34258辆,同比增长36%,新能源渗透率为5.6%,2024年一季度共销售10954辆,同比增长140%。而兰钧新能源324Ah动力电池等适配新能源重卡需求的产品已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在纯电重卡、换电重卡、电动船舶、电动大巴等领域均可广泛应用。目前新能源重卡布局企业相对较少,入局企业机会较多,预计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将爆发性增长。
在低空经济领域,2023年电池企业纷纷布局低空飞行赛道,发布有凝聚态电池等产品,同时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小批量生产,2024年将有更多的企业半固态电池启动量产。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年)》对航空锂电池的性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在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及行业发展要求下,eVTOL给固态电池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另外,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创新标志性产品,其高效运作无法脱离动力能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等均为衡量人形机器人性能的关键指标。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动力能源列为人形机器人的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之一。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标志性产品之一。
“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新型电池如锌电池、固态电池、高镍电池等正在被研发和测试,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市场将逐步扩张。”付长文表示,未来锂电厂商将面向人形机器人高动态、长续航能量需求,突破高能量密度电池、智能电源管理、电池组优化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发高能效、高紧凑动力能源总成产品,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续航与环境适应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存量产能有序出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实习生岳上媛 北京报道 过去一年里,锂电行业经历了自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调整期。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的价格持续下跌,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锂价暴跌不仅导致上游矿商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还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6月27日,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暨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举办。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以下简称《遂宁指数》),其中指出,当前中国锂电产业正在经历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存量产能逐步消纳,新兴需求和应用场景快速迭代,均对产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参会并走访当地产业时注意到,虽然产能和利润压力较大,但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以及人形机器人产品增长,都对锂电产品形成了新的支撑,锂电池大规模退役、大规模设备更新也在推动新能源产品的既有存量市场形成新的增量转化,锂电产业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产业链上下游“合纵连横”
全球锂市场过剩的现象正在逐步加剧。根据S&P Global的最新锂市场展望,预计2024年锂市场过剩将达到3.8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这一过剩现象直接导致了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滑,CIF亚洲价格已预测下调至14129 美元/吨,较之前降低290美元/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碳酸锂产量为46.3万吨,同比增长17.2%,增速较2021年持续下降。产量的下降很大程度来自于价格的下行。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1~12月,由50.1万元/吨波动下降至10.9万元/吨,6月至32.6万元/吨,全年均价仅为26.7万元/吨,碳酸锂景气度见底迹象明显,后续价格走势仍需持续关注。
会上发布会的《遂宁指数》显示,2023年锂电市场供给保持良好的增长状态,2024年一季度的供给能力值则出现明显回落,下降到2022年三季度的供给水平。产能供给和价格波动是主要原因。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存量产能出清正有序进行,新增产能布局将得到合理优化。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勇认为,经过近5年的高速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逐渐进入结构性调整期,在国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结构性供需错配。他引用数据称,全国已投产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产能为292万吨和230万吨,但2023年需求量仅为184万吨和137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60%。同时受原料和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影响,锂电行业处于盈亏紧平衡的状态。
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修订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将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锂电池前几年无序扩张,产能是高于实际需求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利润大幅减少,而利润减少又限制了行业技术发展。这次工信部出台政策有利于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不再单纯扩大产能,要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当前,我国锂电产业正面临着市场阶段性失衡问题与产业链内部结构性问题的考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陈训生表示,锂产业链上游资源开发受采矿权、尾矿库指标等多重约束,开发周期长一般至少需要2~3年;中下游项目建设快,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多,大量企业纷纷涌入,产能扩张过猛,供需适配矛盾突出。
“2022年,资源供需错配导致锂盐价格大幅上涨至60万元/吨,而2023年至今,锂盐价格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影响大幅下滑,一度跌至企业成本线以下。上、中、下游企业协同能力不足,锂盐销售长协比例不高,合作形式较为松散,在现货价格大幅波动时,毁约现象时有发生。在锂矿原料供应紧张时,我国企业争抢国外锂精矿拍卖,导致矿价严重虚高。多头竞价国外资源项目,大幅抬升了我国企业的进入门槛与并购成本。”陈训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各环节盈利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除锂电设备和原材料外,其他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锂电材料、电池制造和回收利用环节受到波及,其中回收利用环节受影响最大,从2022年的4.6%跌至-5.4%,进入亏损期;锂电材料由645.6%跌至133.2%。为此,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生产效率,主要锂电企业加快推进由单一环节的垂直整合转向沿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纵连横”。
不同环节的利润分化也刺激了锂电池及汽车企业纷纷入局设备市场。
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指出,2023年,锂电池市场经历高速扩张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锂电池产品性能的迫切需求对电池生产制造效率、工艺、成本控制、提高良率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高稳定性、高精密度、高度智能化及自动化的锂电设备成为主流产品。锂电设备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整合供应链等措施巩固市场占有率,但头部锂电企业围绕电池产能供应保障、同步优化产线、实现低碳节能等目标,加大对锂电设备的投资布局,2023年锂电设备行业集中度有所下滑。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0亿元。
陈训生建议,锂电产业链原材料端企业要加强自律行为建设,龙头企业应在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市场供应、构建良性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实力。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要提升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稳定价格与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共同应对外部新变局带来的新挑战,巩固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地位。
锂电厂商的新增量
在产能和利润压力下,锂电产业近两年也涌现了新亮点。2023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为940.0GWh,其中动力电池的产量为675.0GWh,同比增长29.6%,储能电池的产量为185.0GWh,同比增长62.3%,增速大大领先于动力电池。去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为31.4GW,新增装机规模22.6GW,同比增长则为256.8%。《遂宁指数》将其归因于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带来成本降低等因素。
事实上,随着世界新能源转型步伐加速,以及俄乌局势等的变动引发能源危机,全球储能产业的热度正不断攀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指出,储能市场刚刚起步,需求增速较高,未来固定式储能(配套风电光伏项目)有可能成为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更大的市场。
《遂宁指数》也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快车道,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电池逐渐成为锂电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预计到2026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全球占比有望达到74%。
国家能源局此前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将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作为规模化、高安全性的新型储能装备发展重点。其中,液冷储能技术在发电侧/电网侧新增大储项目中占比迅速提升。国务院在今年5月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也明确,要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
付长文表示,液冷散热技术拥有低能耗及高散热的优点,可实现对电池的精确降温。随着储能市场的爆发,大规模高容量的储能电站加速释放,储能温控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中高功率储能产品使用液冷储能技术的占比将提升,预测2024年液冷储能系统出货占比预计将增长到70%~80%,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
不仅如此,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提出,当下主要市场的电动化趋势非常明确,重卡、船舶、飞机、工程机械等成员的加入,使锂电池开始在储能电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通讯基站、特种电源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今年锂电池行业也迎来多个国家新规,在产能布局上将有力地促进降低重复建设,提高新进门槛,加速清出落后产能,给锂电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公共车辆领域,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公共交通领域的设备更新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最新印发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集疏运、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重卡全年累计销售34258辆,同比增长36%,新能源渗透率为5.6%,2024年一季度共销售10954辆,同比增长140%。而兰钧新能源324Ah动力电池等适配新能源重卡需求的产品已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在纯电重卡、换电重卡、电动船舶、电动大巴等领域均可广泛应用。目前新能源重卡布局企业相对较少,入局企业机会较多,预计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将爆发性增长。
在低空经济领域,2023年电池企业纷纷布局低空飞行赛道,发布有凝聚态电池等产品,同时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小批量生产,2024年将有更多的企业半固态电池启动量产。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对航空锂电池的性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在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及行业发展要求下,eVTOL给固态电池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另外,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创新标志性产品,其高效运作无法脱离动力能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等均为衡量人形机器人性能的关键指标。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动力能源列为人形机器人的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之一。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标志性产品之一。
“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新型电池如锌电池、固态电池、高镍电池等正在被研发和测试,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市场将逐步扩张。”付长文表示,未来锂电厂商将面向人形机器人高动态、长续航能量需求,突破高能量密度电池、智能电源管理、电池组优化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发高能效、高紧凑动力能源总成产品,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续航与环境适应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问答
广汽攻破三元 锂电池 安全痛点,比亚迪会受刺激改变赛道吗?1、三元锂电池因自身特性,电池在受到挤压,穿刺时会因短路的高温导致化学反应而迅速燃烧,其安全性一直倍受诟病,汽车不同于普通的商品,安全性是非常重要的关...
12月28日星期一股市怎么走?明确观点:指数下周继续震荡上行!今天在外资休息的情况下,出现强势拉升,确实不易,走势也是放量阳包阴,比较完美!今天的这根阳线,也打消了大多数的看空心...不到...
锂电池 电车第一次充电只骑行了10公里,激活后会不会骑得长一点?应"悟空小秘书"邀答!锂电池电车第一次充电只骑行了10公里,激活后会不会骑得长一点?1⃣️根据我玩了几百只手机锂电池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这是一个好电池...应".....
软包 锂电池 为什么会出现软电芯?-盖德问答-化工人互助问答社区我最近也在做类似的实验,想问一下楼主是在学校还是单位???夹具化成的压力是怎么计算的偶尔出现一个正常啊,没法保证一致性达到100%啊其实我想知...
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50%,相关产业链个股还有机会吗?新能源是世界的大方向,因为环保是立在千秋的事。也因为我们只有一个地球。对于车企来说短时间肯定是有影响的。一小批师资力量不够的车企会在竞争期内掉队。但...
明天是10月13日,大盘还会高开高走吗?今天又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日子,A股三大指数今日集体大涨,沪指收盘上涨2.64%,深成指上涨3.15%,创业板指走势最强,上涨3.91%,收报2777.39点。市场的成交量又开...这...
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退坡50%,相关产业链个股还能买吗?所以新能源汽车下半场政策将向氢燃料电池,甲醛汽车等新的方向倾斜,所以从投资角度应多多关注拥有这类业务的公司。其中明确,要“提高纯电动乘用车续驶里程门槛要...
国际铜、铁矿石等工业大宗商品不断新高,涨价还能持续多久?大宗商品都有周期性,不可能一直涨,当价格达到合适的时候,就会有早期入手的囤货商开始获利出局。带动了价格的下跌,而在最高点附近入手的人就会被收割一波,如...
新能源汽车有没有出路?回答这个问题,要看整个行业的发展情况,我分享一篇《2017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月度报告》,你就知道了。报告显示,截止2017年6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首...
为什么放弃观致,闯荡高端的奇瑞“星途”仍没有火?感谢邀请回答,我是车海V无涯,每天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学习有关汽车方面的知识。为什么放弃观致,闯荡高端的奇瑞星途新仍然没有火?我认为这有多方面的原因...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