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船锂电池 装了电池的集装箱着火,找船公司还是找保险公司赔?

小编 2025-04-03 资讯中心 23 0

装了电池的集装箱着火,找船公司还是找保险公司赔?

昨天盐田码头有电池柜子着火的消息,行业内沸沸扬扬的,那么这种电池静止放在码头内着火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赔不赔呢?2021年有类似情况存在。本篇可以学到如果没买保险损失自负,如果别人着火烧了你货,基本只能认倒霉。

—01—

电子厂订舱一条柜,品名:锂电池(芯),南沙到印度,驳船2021年4月20号开船。19号装柜后,电子厂自己向保险中介投保了海洋运输一切险 (就是小弟主营的国际货运保险),当天拿到保单,电子厂可谓经验丰富,没有等开船后再投保,要不然还没投保就烧了,就不会有这个案例了。

20号驳船把柜子驳到了深圳大铲湾码头,准备等29号的大船。

27号时,码头工作人员发现这条柜子在冒烟

正好大家学习一下码头救火流程:

码头值班经理立即组织转移该集装箱至附近空旷的临时处置场,向消防部门报警并组织码头人员进行施救,并使用水枪对集装箱进行降温处理。

当日19:00时,西乡消防救援站到场后,进行灭火施救,20:20时,现场火势扑灭。

28日,宝安区消防救援大队出具《火灾事故简易调查认定书》:经现场勘验,起火地址为**,起火部位为外**、TGBU5369***货柜尾部,烧毁18650蓝色皮凸底圆柱形锂电池等物品,火灾造成直接损失约283,500元,过火面积约20平方米,无人员伤亡。该起火灾造成货柜内锂电池大部分烧损,本起火灾系 TGBU5369***货柜尾部18650蓝色皮凸底圆柱形锂电池热失控引起

27号电子厂得知着火后,马上向保险公司报案,28号保险公司派人对事故现场进行检验。

—02—

一直到11月20日,货柜退场后拉回电子厂,保险公司派公估公司 (独立有公信力的第三方机构)到工厂检验货物,出的公估报告:涉案锂电池从事故发生日至退关提货截止,在海关堆场内放置了约7个月之久,经与工厂核实,涉案货物在消防水喷淋后,事故堆场收集存放在集装箱内,货物未进行干燥通风处理,一直处于密闭潮湿环境,在此期间货物损失扩大。根据工厂提供的资料,公估公司对涉案火灾受损的锂电池的定损金额为1,193,121.88元。

公估报告认定保单责任为:事故发现的地点为大铲湾码头,与保单约定相符;受损的保险标的为锂离子电池,属于保单保险标的;事故发生日期为2021年4月27日晚上18时许,在保单期限内;出险原因系TGBU5369***货柜尾部18650蓝色皮凸底圆柱形锂电池热失控引起,锂电池自燃失火受损 ,属于保单中除外责任约定 的“Spontaneouscombustionisexcluded(Tank注:排除自发性燃烧 )和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 、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条款,不属于保单责任。

综上公估公司认为保单责任不成立。本案货物受损原因为热失控引起的自燃保单责任不成立 ;关于是否涉及第三者责任及追偿等情况说明,本案的合约承运人为金星船公司,事故发生在货物集装箱运输中转过程中,事故直接责任人为金星船公司,建议被保险人(工厂)向承运人(金星船公司)进行索赔。

结论就是:不属于保险责任,不赔

—03—

告船公司还是有点费劲,还是告保险公司比较容易 。工厂把保险公司告了,要求赔钱。货物损失:1,187,249.18元+码头处理各种费用298,603.19元。

电子厂理由:

电子厂上网查阅了相关专业资料,研究表明锂电池在过充、短路、高温、撞击等状况下可能会发生热失控行为。结合本起火灾发生时的情况,工厂认为本起火灾极有可能是因运输过程中发生撞击导致锂电池热失控而引发,保险公司的拒赔理由不能成立。

保险公司理由:

1、工厂说着火是撞击造成的,但始终未就运输过程中发生撞击进行举证。

2、保单有标注约定的除外责任范围,“Spontaneouscombustionisexcluded(Tank注:排除自发性燃烧)和被保险货物的自然损耗、本质缺陷、特性以及市价跌落、运输延迟所引起的损失或费用”条款,此次火灾事故并非是由于外来原因导致,而是由于涉案锂电池货物自身本质缺陷及易燃易爆的特性导致。

3、工厂并未举证证明涉案锂电池货物已满足《国际危险货物海运规则》的要求

—04—

法院认为:

1、受大铲海事局委托,广州海关技术中心对涉案锂电池/电芯进行了抽样检测,该型号电池的危险性识别为锂离子电池,该物品不受《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其他条款限制,无特殊包装要求

深圳市北测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出具的《UN38.3检测报告》及《海上运输条件识别报告书》,此票锂电池已通过UN38.3测试

上海化工院检测有限公司出具的《货物运输条件鉴定书》:此票电池按照《国际海运危险货物规则》(2018版)2.9.4.5规定的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制造,且已经过UN38.3测试。

故法院认定:锂电池经检测质量合格

2、根据《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 或者受益人对保险事故是否成立负担的是初步的举证责任及认定事故相关的资料提供义务 ,而确认保险事故的性质、原因、损失程度等应由保险公司负担举证责任 。保险公司负有查明事故原因的义务,其认为涉案货物系自燃,需就此承担举证责任 ,否则其将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后果。

本案中保险公司并未举证证明涉案火灾事故系被保险货物的本质缺陷及自身特性引起的,故保险公司不能据此免于承担赔偿责任

3、关于涉案保险单上列明的除外责任条款“20%oftheamountoffirelossSpontaneouscombustionisexcluded”。

保险公司辩称该条款的含义是“火灾损失金额的20%免赔,自燃除外”,即自燃导致的火灾事故是100%免赔的;因为该条款中没有“and”等连接词,“fireloss”与“Spontaneouscombustion”之间也没有空格,“Spontaneouscombustion”的首字母系大写,属于专有名词,两者属于并列关系,20%并不修饰“Spontaneouscombustion”,故自燃是绝对免赔的。

电子厂认为该条款的含义是“自燃引起火灾损失的20%免赔”;该条款并没有在涉案保险单上加黑加粗;保险公司并未在其投保时对该条款作出提示和说明,故该条款对工厂不产生效力。(注:条款文字产生歧义时,取对保险公司不利的解释

4、损失鉴定:电池货物损失949,799.34元+码头各种费用(装卸、拖车、修理集装箱)等,再减掉免赔额20%。

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偿电子厂:1,062,532.65元

—05—

TankTalk:

国际货运保险很便宜,但再便宜也是成本支出,鉴于出险率比较低,大部分工厂都是不买保险的,甚至部分货代也跟工厂说不会出事的没必要花钱。因为我是卖保险的,就不评论了。

我近六年一起做国际货运保险,研究了大量案例和相关各种法律,可以很肯定的说,只要是真实发生的事故,在我指导下可以接近百分百保险公司会赔。这种自信来源于对法律法规和保险公司内部流程的深刻了解。

在国际贸易的所有环节中,保险是最边角料的,平常没人会注意到,一旦出事又都是大事。投保时信息齐全不?什么时间前投保最好?还是我曾经说的那句:卖车险的也能出出来货运险的保单,但你能相信一个连提单都看不懂的人在出事后能帮到你什么忙,怎么打破保险公司与客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等,怎么能保证保险公司不欺负客户。

自吹完了,买保险就找我吧。可接纯电池、储能、电动汽车、EBIKE等投保。

补能媲美油车,丰田大魔王发力固态电池,友商怎么看?

动力电池技术的不断突破,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崛起的原动力。

从去钴化、钠离子的材料创新,到4680大圆柱、刀片电池引领的电芯结构创新,再到CTP、CTB以及CTC的系统结构创新,新思路、新想法层出不穷。

动力电池被主机厂、电池厂给玩出了花,也为提升用户体验、拓宽新能源赛道立下汗马功劳。

可是,令人眼花缭乱的技术大爆炸,提升了人们对科技创新的阈值,小打小闹的改进很难令人感到振奋。特别是神行电池的发布,似乎为电池技术革命划下一个阶段性的句号。

在磷酸铁锂电池上实现4C超充,充电10分钟就能达到续航400公里,这就是动力电池龙头的实力,难怪很多人直言电池行业恐怕卷到头了。

不过要说技术创新就这么被“锁”死,丰田可不答应,10分钟就可充电700公里的固态电池就是它甩出的杀手锏。

如果说宁德时代打造出神行电池还是有迹可循的,那丰田研发出固态电池就有些始料不及,就像MOBA游戏中的英雄突然甩出了大招。它像是打破电池发展瓶颈的一道闪光,让行业愕然,又像是改变电池突破方向的一声惊雷,让友商黯然。

技术革命

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就有丰田车。

燃油市场的丰田总给人一种无处不在,又无所不能的感觉。毕竟,无论你想买轿车、SUV亦或MPV,都可以在丰田的产品序列里找到心中所属。

可说起新能源的丰田,人们就只能想到双擎领先、押宝氢燃料,在纯电动车领域有些乏善可陈。

都说人心中的成见是一座大山,会影响自己的判断。

在布鲁塞尔发布会上,丰田一次性展示了四种新一代电池,在纯电领域秀出肱二头肌。这份动力电池“自助菜单”,足以消除人们对丰田纯电技术不行的偏见。

一方面,作为液态电池的追赶者,丰田已经有叫板动力电池巨头的实力和底气。

主机厂、电池厂在动力电池领域卷生卷死的时候,丰田也没有懈怠。性能型、普及型和高性能型三种采用新型液态电解质的电池技术就是丰田打出的王炸,它们在提高能量密度、降低成本等方面有着显著效果。

其中,性能型电池量产时间预计在26年,纯电续航里程超过800公里,成本比当前的bZ4X降低20%,充电10%—80%的时间少于20分钟。

至于普及型电池,显然会搭载到丰田的主销车型上。该电池采用丰田首创并在镍氢HEV电池中得到证实的双极技术,续航里程大于600公里,足以满足消费者通勤与长途的出行需求。

而续航大于1000公里的高性能型电池,量产装车时间还要稍晚一些,预计在27年后才能问世。

另一方面,作为固态电池技术的领跑者,丰田越过山丘后,才发现身后没有对手。

需要明确的是,固态电池不是凭空冒出来的,高安全性和能量密度优势,让它一直都是香饽饽。

丰田很早就嗅到固态电池的潜力与未来,2008年就进军固态电池领域,相关专利数量超过1000件。虽然丰田最初计划将固态电池应用到混动车型上,但现在下一代纯电动车的表现成为重中之重。

丰田固态电池可实现大于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充电10%—80%小于10分钟。这不仅解决了续航焦虑,还让补能焦虑成为过去式,对纯电动市场是很大的冲击。

在此基础上,丰田还将进一步开发更高规格的锂离子固态电池,彻底打消用户对纯电动车的疑虑。

液态电池与固态电池齐头并进,如果还抱着在纯电领域偏科的心态来看待丰田,那恐怕会被大船掉过头来掀起的风浪拍到岸上。

成本革命

电池技术的突破和创新固然令人振奋,但对吃瓜群众来说,使用便利性和成本更值得关注。如果只是触不可及的亭台楼阁,那看看就好了。

作为立足全球的车企,丰田一直致力于将高端技术应用到常规车型中,让普罗大众感受到科技发展的魅力。这次用电池技术开道,显然不只是为了让人们开开眼那么简单。毕竟,能把卡罗拉这款小车卖到全球销量第一的车企,又岂是等闲之辈?

最新亮相的四种电池,除了续航和补能表现突出,成本控制更是令人印象深刻。其中,较早应用到新车上的性能型和普及型电池,成本比现款bZ4X分别下降20%和40%。

这两个恐怖的数字意味着,普通消费者可以用合理的价格,感受到媲美油车的补能体验,并且与续航焦虑说拜拜。这样的产品表现,足以引领纯电市场向前迈一个台阶。

然而,丰田不仅着眼三电技术的创新,还十分注重与整车优化的充分结合。它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加扁平化的电池,计划将电池高度从150毫米降低至120毫米甚至100毫米。扁平的电池有利于车体降低从而减少风阻,并且对低重心布局大有裨益。

为了改善空气动力学性能,丰田还将火箭技术应用到其中,车身风阻系数在原本的基础上还能再降低10%。在纯电动车将性能卷到极致的情况下,这10%的改善比黄金还珍贵。

电池技术上的突破,是丰田作为老牌车企秀出的硬核实力。而车体制造工序的优化,则展现出它拥抱电气化的决心。

这边厢,丰田在特斯拉、新势力追逐的一体化压铸技术上没有缺席。丰田公开了自己开发的车身一体化压铸成型技术,在降低生产工序和成本上暗暗发力。

在新技术赋能下,原本需要经过33个独立工序组装,并且花费数小时的完整车身后部,如今只需一个简单的工序就可完成,时间将被压缩在3分钟以内。如果应用到结构更为复杂的车身前部,带来的提升还会更加明显。

那边厢,丰田正在放弃传统的生产线生产,转而采用自动驾驶生产线。利用传感器及一定的自动驾驶技术,车辆可在点与点之间完成组装与转移。

生产方式的改变带来的优势很明显,不仅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工厂空间,还能减少对生产线的投资,并且大大提高组装效率。

电池技术的突破意味着产品实力的提升,生产工序的改良则有助于规模化生产。种种举措之下,精于成本控制的丰田在纯电市场已经露出獠牙。

写在最后

国内新能源市场激战正酣,比亚迪、特斯拉以及新势力斗得不可开交,丰田等老牌合资车企似乎迟了一步。

现在看来,丰田更讲究一个谋定而后动。谋在于丰田是站在全球市场通盘思考,比起眼下的得失,更看重未来的市场格局。动起来的丰田又毫不含糊,一口气展示四种电池技术,直接为动力电池行业掀起又一轮的技术革命。

如此一来,获得硬核技术赋能的广汽丰田,也是把握住了纯电市场竞争的命脉,拥有了叫板比亚迪、特斯拉的强悍实力。丰田大魔王发力了,友商怎么看?

相关问答

哪位童鞋知道,深圳 锂电池 货运哪家便宜?

[回答]危险品运输最.好是找具有危险品运输资格证的公司来运,一般的物流运输企业是不能运的,一旦被抓到,会被扣货的。跨洋国际物流与宁波各大船公司有着良...

如何看待日本最新的大鲸级常规潜艇?

然而,斯特林发动机的问题是水下续航能力不足,功率也不高,潜艇的航速受限,这也是常规潜艇对核潜艇的固有严重弱势。新的大鲸级采用锂离子燃料电池AIP系统,效...新...

如果日本最大准航母出云号搭载F35b型飞机意味着什么?

航母战斗力的体现主要就是靠舰载机,我们常说我国航母的起点很高,一上来就是最大排水量6.5万吨的大型航母,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说,日本航母的起点同样很高,一上...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