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锂电池的计算公式
1、电极材料的理论容量
电极材料理论容量,即假定材料中锂离子全部参与电化学反应所能够提供的容量,其值通过下式计算 :
理论容量=nF/3.6M
法拉第常数(F)代表每摩尔电子所携带的电荷,单位C/mol,它是阿伏伽德罗数NA=6.02214 ×1023 mol-1与 元电荷 e=1.602176 × 10-19 C的积,其值为96485.3383 ± 0.0083 C/mol,约96500 C/mol
例:
主流的材料理论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正极材料】:
LiFePO4摩尔质量157.756 g/mol,如果锂离子全部脱出,锂计量个数 n=1, 其理论容量为:【负极材料】:
石墨负极中,锂嵌入量最大时,形成锂碳层间化合物,化学式LiC6,即6个碳原子结合一个Li。6个C摩尔质量为72.066 g/mol,石墨的最大理论容量为:这些计算值是理论的克容量,为保证材料结构可逆,实际锂离子脱嵌系数小于1,实际的材料的克容量为:材料实际克容量=锂离子脱嵌数 × 理论容量
2、N/P比 (全电池考虑正负极匹配问题)
N/P比= 负极活性物质克容量×负极面密度×负极活性物含量比÷(正极活性物质克容量×正极面密度×正极活性物含量比)
石墨负极类电池N/P要大于1.0,一般1.04~1.20,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设计,主要为了防止负极析锂,设计时要考虑工序能力,如涂布偏差。但是,N/P过大时,电池不可逆容量损失,导致电池容量偏低,电池能量密度也会降低。
而对于钛酸锂负极,采用正极过量设计,电池容量由钛酸锂负极的容量确定。正极过量设计有利于提升电池的高温性能:高温气体主要来源于负极,在正极过量设计时,负极电位较低,更易于在钛酸锂表面形成SEI膜。
3、首效
首效=首次放电比容量/首次充电比容量
4、能量密度
体积能量密度(Wh/L)=电池容量(mAh)×3.6(V)/(厚度(cm)*宽度(cm)*长度(cm))
质量能量密度(Wh/KG)=电池容量(mAh)×3.6(V)/电池重量
产业化考虑:
1、电池设计容量
电池设计容量=涂层面密度×活物质比例×活物质克容量×极片涂层面积
面密度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参数,主要在涂布和辊压工序控制。压实密度不变时,涂层面密度增加意味着极片厚度增加,电子传输距离增大,电子电阻增加,但是增加程度有限。厚极片中,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迁移阻抗增加是影响倍率特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孔隙率和孔隙的曲折连同,离子在孔隙内的迁移距离比极片厚度多出很多倍。
2、涂层的压实密度及孔隙率
在生产过程中,电池极片的涂层压实密度计算公式 :
而考虑到极片辊压时,金属箔材存在延展,辊压后涂层的面密度通过下式计算 :
涂层由活物质相、碳胶相和孔隙组成,孔隙率计算公式 :
其中,涂层的平均密度为 :
3、首效
日常生产中,一般是先化成再进行分容,化成充入一部分电,分容补充电后再放电,故而:
首效=分容第一次放电容量/(化成充入容量+分容补充电容量)
锂电池各类参数计算:理论容量、压实密度、NP、能量密度。。。
锂电池各类参数计算:理论容量、压实密度、N/P、能量密度。。。
(1)电极材料的理论容量
电极材料理论容量,即假定材料中锂离子全部参与电化学反应所能够提供的容量,其值通过下式计算:
其中,法拉第常数(F)代表每摩尔电子所携带的电荷,单位C/mol,它是阿伏伽德罗数NA=6.02214 ×1023mol-1与元电荷e=1.602176 × 10-19 C的积,其值为96485.3383±0.0083 C/mol
故而,主流的材料理论容量计算公式如下:
LiFePO4摩尔质量157.756 g/mol,其理论容量为:
同理可得:三元材料NCM(1:1:1)(LiNi1/3Co1/3Mn1/3O2 ) 摩尔质量为96.461g/mol,其理论容量为278 mAh/g,LiCoO2摩尔质量97.8698 g/mol,如果锂离子全部脱出,其理论克容量274 mAh/g.
石墨负极中,锂嵌入量最大时,形成锂碳层间化合物,化学式LiC6,即6个碳原子结合一个Li。6个C摩尔质量为72.066 g/mol,石墨的最大理论容量为:
对于硅负极,由5Si+22Li++22e- ↔ Li22Si5 可知, 5个硅的摩尔质量为140.430 g/mol,5个硅原子结合22个Li,则硅负极的理论容量为:
这些计算值是理论的克容量,为保证材料结构可逆,实际锂离子脱嵌系数小于1,实际的材料的克容量为:
材料实际克容量=锂离子脱嵌系数 × 理论容量
(2)电池设计容量
电池设计容量=涂层面密度×活物质比例×活物质克容量×极片涂层面积
其中,面密度是一个关键的设计参数,主要在涂布和辊压工序控制。压实密度不变时,涂层面密度增加意味着极片厚度增加,电子传输距离增大,电子电阻增加,但是增加程度有限。
厚极片中,锂离子在电解液中的迁移阻抗增加是影响倍率特性的主要原因,考虑到孔隙率和孔隙的曲折连同,离子在孔隙内的迁移距离比极片厚度多出很多倍。
(3)N/P比
负极活性物质克容量×负极面密度×负极活性物含量比÷(正极活性物质克容量×正极面密度×正极活性物含量比)
石墨负极类电池N/P要大于1.0,一般1.04~1.20,这主要是出于安全设计,主要为了防止负极析锂,设计时要考虑工序能力,如涂布偏差。但是,N/P过大时,电池不可逆容量损失,导致电池容量偏低,电池能量密度也会降低。
而对于钛酸锂负极,采用正极过量设计,电池容量由钛酸锂负极的容量确定。正极过量设计有利于提升电池的高温性能:高温气体主要来源于负极,在正极过量设计时,负极电位较低,更易于在钛酸锂表面形成SEI膜。
(4)涂层的压实密度及孔隙率
在生产过程中,电池极片的涂层压实密度计算公式:
而考虑到极片辊压时,金属箔材存在延展,辊压后涂层的面密度通过下式计算:
涂层由活物质相、碳胶相和孔隙组成,孔隙率计算公式:
其中,涂层的平均密度为:
(5)首效
首效=首次放电容量/首次充电容量
日常生产中,一般是先化成再进行分容,化成充入一部分电,分容补充电后再放电,故而:
首效=(化成充入容量+分容补充电容量)/分容第一次放电容量
(6)能量密度
体积能量密度(Wh/L)=电池容量(mAh)×3.6(V)/(厚度(cm)*宽度(cm)*长度(cm))
质量能量密度(Wh/KG)=电池容量(mAh)×3.6(V)/电池重量
“材料界”(微信号: Material-World) 最具影响力和最受欢迎的各类新材料微信公众号之一!相关问答
锂元素与氧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 化学式 _作业帮[最佳回答]Li2O氧化锂.锂是第一主族的所以是正一价氧是第六主族的所以是负二价.所以氧化锂的化学式是Li2O
锂的 化学式 ?化学式:Li。锂,是元素周期表中第3号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Li,银白色的金属。密度0.534克/厘米3。熔点180.54℃。沸点1317℃。是最轻的金属。可与大量无机试剂...
(1)锂是一种金属单质, 化学式 为Li,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易...[最佳回答](1)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知,在形成化合物时,锂易失去最外层一个电子,锂离子的符号是Li+;故化合价表现为+1价,而氧元素为-2价,故锂的氧化物的化学...
锂燃烧 化学式 ?锂(Li)在氧气(O₂)中完全燃烧生成氧化锂(Li₂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Li+O₂=Li₂O(点燃)纯度高的锂在室温下不易同干燥的氧反应,但是在100℃或更高的...
亚硫酸锂的 化学式 ?亚硫酸锂,英文Lithiumsulfite(monohydrate),分子式为Li2SO3或Li2SO3·H2O,为白色针状晶体。亚硫酸锂,英文Lithiumsulfite(monohydr...
什么是 锂电池 的电池极板 – 960化工网问答锂回答其他回答你确定是问电池极板?锂离子电池分阴极和阳极,阴极是用铝,阳极用铜.延展的很薄.实际铝和铜只是承载体,电池真正起作用的是氧化锂钴和碳加上电...
硫酸锂 化学式 ?硫酸锂的化学式为Li2SO4。它是一种白色粉末,易溶于水,属于盐类物质。硫酸锂是锂电池的重要原料之一,同时也被广泛应用于陶瓷、玻璃、催化剂等生产中。硫酸锂...
【手机中使用的锂(Li) 电池 是新型的高能 电池 ,锂是自然界密度...[最佳回答](1)由锂原子结构示意图可以发现,其最外层电子数为1,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Li+;锂离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其化合价为+1价,...
锂的氧化物有几种 – 960化工网问答锂常呈+1或0氧化态,是否有-1氧化态则尚未得到证实锂的化合价只有+1故只有氧化锂一种氧化物推荐:水合氢氧化锂回答其他回答只有一种,氧化锂,因为锂是碱金...
氢氧化锂分子量?氢氧化锂的化学式为LiOH,由一个锂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组成。锂原子的原子量为6.941,氧原子的原子量为15.999。因此,氢氧化锂的分子量为:6.941+15.999=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