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前景预测分析智研产业百科词条【481】——锂离子电池
摘要: 近年来,3C产品对锂离子电池需求量的稳定增加,叠加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加速发展,以及国内风电、光伏装机量的爆发式增长拉动市场储能电池应用需求持续扩大,促使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不断扩容,产业出货量呈现高速增长态势。2023年我国锂离子电池主要产品种类动力锂离子电池和储能锂离子电池的出货量分别达630GWh、206GWh,同比增速分别为34%、59%。
一、定义及分类
锂离子电池是一类依靠锂离子在正极与负极之间移动来达到充放电目的的一种二次电池。按正极材料,锂离子电池可分为以下类别:(1)磷酸铁锂电池,其正极材料主要由锂、铁及磷酸盐所组成;(2)三元电池,其正极材料主要由锂、镍、钴及锰或锂、镍、钴及铝氧化物所组成;(3)其他锂离子电池,包括LCO电池(锂及钴)、LOM电池(锂及氧化锰)、LMFP电池(锂、铁、锰及磷酸盐)、LTO电池(钛酸锂氧化物)。另外,按电芯封装形式,锂离子电池也可分为圆柱电池、方形电池及软包电池三种,其中方形电池目前占据新能源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主管部门为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行业协会组织为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锂电池分会,主要负责开展对本行业国内外技术、经济和市场信息的采集、分析和交流工作,依法开展本行业的生产经营统计与分析工作,开展行业调查,向政府部门提出制定行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建议;组织订立行规行约并监督执行,协助政府规范市场行为,制定、修订本行业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并推进标准的贯彻实施;协助政府组织编制行业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开展对本行业产品的质量检测和评比工作。
2、行业相关政策
近年来,工信部、财政部等部门均印发了众多关于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政策规划,以促进国内锂离子电池相关技术发展及应用,鼓励和规范国内锂离子电池产业发展。如《加快电力装备绿色低碳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提出,围绕提高电池能量密度、降低热失控等方面,加快锂离子电池领域关键技术及材料研究,支持开发超长寿命高安全性储能锂离子电池,推进聚合物锂离子电池、全气候电池、固态电池和快充电池等研发和应用,同时支持研究制定锂离子电池全生命周期评价体系及安全标准,加强锂离子电池等标准体系研究。
三、发展历程
自1990年以来,我国锂离子电池产业从最初的模仿借鉴逐渐转变为自主创新,从最初只能提供消费电池逐渐成为全球动力电池的主要供应商,我国在锂离子电池产业内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经过几十余年的发展,国内锂离子电池生产厂从最初的几家到现在的上百家,完成了数量与质量的双突破,我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锂离子电池生产国和消费国。在政策的推动下,我国锂离子电池行业诞生出了众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
四、行业壁垒
1、技术壁垒
锂离子电池领域所需的专业技术涵盖了多学科领域。不仅涉及电化学领域各种研究成果和技术创新,还涉及到模具设计、结构工程、电子设计等多项技术。同时,在不同的应用领域,锂离子电池产品很多需要针对不同客户的具体需求进行研发、设计和生产,要求企业必须具有深厚的综合技术积累。特别是在锂离子电池电源管理系统领域,新进入的企业往往在充放电保护、电池参数智能管理、温度调节、数据传输、电池安全保护监控等技术方面存在缺陷,难以在短期内形成全面的产品研发与设计能力,难以满足各类高端客户的需求。因此,行业存在较高技术壁垒。
2、品牌壁垒
锂离子电池行业具有较高的品牌壁垒。一方面,锂离子电池产品的安全性、稳定性、一致性、快速响应能力等因素是客户选择生产厂商的主要依据,产品得到市场检验和得到客户认可通常需要较长时间。锂离子电池厂商具备较强的综合实力和良好的品牌效应,才能获取客户的信任。另一方面,下游应用企业多采用向合格供应商定点采购的模式,通过对供应商的认证与评估,确定其生产设备、工艺流程、管理能力、产品品质等都能够达到要求后,才会与之建立定点的供应关系,且锂离子电池下游应用企业一般不会轻易更换电池供应商。因此,锂离子电池企业的品牌知名度对业务发展具有较强影响。
3、供应链壁垒
由于原材料成本占锂离子电池总成本的比重较大,因此获得稳定、低成本及高品质的原材料乃电池制造商的关键竞争力之一。就新入行者而言,其在供应链管理上面临着高壁垒,尤其是规模及声誉方面并不似业内翘楚般已经确定且具备联系网络,因此在与供应上下游合作商谈判时,往往议价能力较低,这十分不利于锂离子电池制造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行业存在较高供应链壁垒。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锂离子产业链上游主要为各类电池材料供应厂商,如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锂电隔膜、电解液等。产业链中游主要包括锂离子电芯制造厂商、锂离子电池模组厂商等。其中,锂离子电芯制造厂商使用上游材料厂商提供的材料生产出不同规格、不同容量的锂离子电芯产品;电池模组厂商则是根据下游客户产品的不同性能、使用要求选择不同的锂离子电芯、不同的电源管理系统方案、不同的精密结构件、不同的制造工艺等进行锂离子电池模组的设计与生产。锂离子电池应用领域广泛,产业链下游包括电动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众多行业。
注: 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 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 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 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 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锂离子电池 产业百科作为锂离子电池 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锂离子电池 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锂离子电池 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 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 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 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产业链知识图谱智研产业百科【381】——锂电池材料
摘要: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锂电池需求呈现出高速增长的态势,并带动锂电池材料市场规模持续扩大。2023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885GWh,同比增长34%。在下游需求带动下,2023年中国锂电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等市场规模均保持高速发展。未来,随着电动汽车、储能系统、便携式电子设备等领域的快速发展,锂电池材料行业的市场规模将持续增长。
一、定义及分类
锂电池材料行业主要指的是为锂电池生产提供所需各种材料的行业。根据不同的属性和用途,锂电池材料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按用途分类,锂电池材料可分为正极材料、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以及铝塑膜等。其中,正极材料在锂电池总成本中占比达30%-40%,是锂电池材料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二、行业政策
1、主管部门和监管体制
目前我国对锂电池材料行业采取国家宏观指导、调控和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管理方式。锂电池材料行业的主管部门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行业自律组织主要包括中国电池工业协会和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其中,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全国锂电池材料行业的主管部门,其职责是制定并组织实施行业规划、计划和产业政策,提出优化产业布局、结构的政策建议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要负责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行业的管理与规划等,承担规划重大建设项目和生产力布局的责任,推进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2、行业相关政策
锂电池行业与国民社会经济的绿色发展、新能源汽车、可再生能源以及现代电子信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有着十分紧密的关联,在保障满足大众工作及生活消费多样化需求等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明确了锂电池产业是高新技术产业,属于国家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大量推动电池产业升级相关的政策,如2020年11月工信部发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提出实施电池技术突破行动,开展正负极材料、电解液、隔膜、膜电极等关键核心技术研究。2023年1月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推动能源电子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提高石墨、锂复合负极等负极材料应用水平等。为锂电池材料行业发展提供了较大的政策保障和支持。
三、发展历程
中国在锂电池材料领域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一些科研机构和高校开始进行相关研究,为后续锂电池材料的自主研发打下基础。进入21世纪,国内企业开始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同时加大研发力度,逐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2010-2018年,在政府的政策扶持和市场需求的推动下,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实现了重大突破。一些国内企业开始掌握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产品性能和质量得到了大幅提升。2018年至今,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迎来了黄金发展期。现阶段,中国锂电池材料行业已经取得了国际领先地位,国内企业在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四、行业壁垒
1、工艺技术壁垒
锂电池材料的生产工艺技术复杂、过程控制严格,研发难度大、周期长。在锂电池材料研制过程中,上游原材料的选择、材料比例、辅材应用、生产线布局及工艺设置等均需要多年的经验积累,目前国内锂电池材料行业各大厂商均已形成了自己的工艺技术。以锂电池正极材料为例,近年来,钴酸锂不断向高电压、高能量密度的方向发展,三元正极材料不断向高镍、长寿命、高安全性方向发展,对技术工艺的要求越来越高。在当前产品快速更新换代的情况下,新进入者短期内无法突破关键技术,难以形成竞争力。
2、产能及资金壁垒
锂电池材料行业具有较强的规模效应,一方面,产能规模大的企业在采购议价、生产成本摊薄等方面具备优势,另一方面,行业头部锂电池生产企业对于锂电池材料供应商的供货数量等方面有较高要求,大型锂电池材料企业相比小型企业更容易进行头部锂电池生产企业的供应商名录。因此,产能规模扩张是锂电池材料企业的发展趋势,而产线扩建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相比于已积累一定资金实力的业内领先企业而言,新进入企业面临较高的产能及资金壁垒。
3、客户认证壁垒
锂电池材料是生产锂电池的关键,锂电池生产厂商对供应商实行严格的认证机制,包括供应商主体资格认证及具体产品质量方面的认证。合格供应商主体资格认证方面,需要满足锂电池厂商对供应商的研发能力、生产线质量控制、产能规模、经营资信等方面的要求。具体产品类型认证方面,从具体产品的设计开发到小试、中试、量试阶段都需要通过客户的认证,通过向客户送样,经过其测试、检验,证明产品质量合格,并最终证明供应商具备稳定量产能力。检验期长且要求严格,从样品递送到量产往往需耗费数年时间,一旦锂电池生产厂商与锂电池材料供应商形成稳定合作,则不会轻易更换。
五、产业链
1、行业产业链分析
锂电池材料产业链可简单分为上游原材料、中游制造和下游应用三个部分。锂电池材料的上游主要是原材料供应商,包括金属原材料、化工原材料、辅助材料等。中游为锂电池材料制造商,主要包括正极材料制造商、负极材料制造商、电解液和隔膜制造商等。锂电池材料的下游为锂电池,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消费电子等。其中,新能源汽车是锂电池最大的应用领域。锂电池材料行业产业链如下图所示:
注: 本文转自智研产业百科 平台,如需获取更多行业信息和定制服务,可进入智研咨询官网 搜索查看。
智研产业百科 是智研咨询推出的产研工具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全方位的百科式产业信息查询服务。智研咨询 践行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的企业使命,完善和丰富企业方法论,依托产业百科平台提升信息价值,持续为行业发展及企业投资决策赋能。锂电池材料 产业百科作为锂电池材料 产业一站式系统化研究工具,全面归纳了锂电池材料 产业知识信息,内容涵盖锂电池材料 产业的定义、分类、政策、产业链、竞争格局、发展趋势等,并依靠信息技术建立智能互链的行业知识图谱,为行研从业者及相关投资者提供深入的洞察力和全面的信息。
智研咨询 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 等。并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 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
相关问答
锂电池 可以托运吗 - 业 百科锂电池可以托运吗,视情况而定。含锂电池的电子设备可以作为手提行李携带登机,备用锂电池和充电宝禁止放入托运行李。中国民航总局规定,锂电池乘机时只能随身携带...
极片和极耳的区别?极片简单来说就是电池的核心,电极,一个正的一个负的,这样才用电,机耳是要由电极引出的部分,通过机耳与其他的连接才能通电!制造完全不一样!极片要有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