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分析】新能源汽车销售火爆 锂电池产业链迎来向上拐点?
新华财经北京7月19日(可达)7月上旬以来,锂电池产业链在A股市场呈现回暖态势,表现优于同期大盘。在经历了持续的回调后,该板块似乎正逐步迎来向上拐点。
7月18日,A股锂电池龙头宁德时代与亿纬锂能收盘分别大涨4.12%和3.03%。近6个交易日,宁德时代累计上涨8.84%,亿纬锂能更累计涨超13%,双双显著跑赢大盘。
新能源汽车市场今年持续火爆,但作为其核心组件的锂电池产业链,年内无论是股价还是业绩此前均表现较为低迷,原材料碳酸锂的价格更在近期重回近三年低点。行业的“冰火两重天”背后,有着怎样原因?随着海外布局初见成效、新兴需求不断涌现,积极信号正在锂电池产业链上不断涌现,穿越周期的新路径似乎已逐渐清晰。有专家认为,从中期来看,产业链盈利或将迎来边际修复趋势。
供需失衡引发市场“焦虑”
据乘联会数据,今年1月到6月期间,新能源乘用车生产458.1万辆,同比增长28.9%;新能源乘用车批发462.0万辆,同比增长30.3%;新能源车市场零售411.1万辆,同比增长33.1%。
产销两旺之下,7月初锂电池行业却一度意外传出“排产数据普遍下滑”的市场消息。受此影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国轩高科等A股锂电池公司股价也一度集体下挫。对此,宁德时代接受调研时表示,公司整体排产情况良好,近期及第三季度排产环比呈增长态势。国轩高科方面称,排产正常,订单不降反增。
为何新能源汽车销售端较好,但外界却对电池厂的排产情况担忧?
有多位分析人士提及,目前电池厂库存压力较大,仍处于去化库存的阶段。隆众资讯分析师张胜楠表示,目前来看电池厂主要消化的是库存,2024年二季度电池厂提前备货整体库存水平上升,然后从6月份开始逐渐进入消化库存阶段。
排产情况引发资本市场异动背后,是锂电池产业链旷日持久的供需矛盾。
张胜楠坦言,锂电池行业在经历了2021到2023的产能集中投产期后,2024年以来整体产能已经开始增速放缓。原因一方面是产能基数的扩大,另一方面则是供需失衡逐步显现,产能利用率下滑。目前,存在部分厂家缩减或放缓关于锂电的产能规划或者建设。
研究咨询机构起点锂电指出,今年上半年主流企业几乎停止了以往的扩产动作,取而代之的是在技术和成本端的激烈较量,而这场较量的产物则是:储能及动力电芯价格屡创新低、利润成本极限压缩后的业绩亏损。
2023年2月以来,电芯价格持续单边下行,今年6月下旬以来持续创下自2019年有统计以来新低。7月18日数据显示,方形动力电芯(三元)报价为0.45元/wh,方形动力电芯(磷酸铁锂)报价为0.36元/wh,分别较2019年2月高点下降51.1%、56.63%。
持续走低的动力电池电芯价格对电池厂的业绩端造成直接影响,宁德时代、亿纬锂能今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分别同比下滑10.41%、16.70%。
位于产业链更上游的碳酸锂,面临类似困境。
数据显示,电池级碳酸锂平均价格7月8日跌至8.63万元/吨,跌破今年1月中旬低点9.8万元/吨,创2021年3月以来新低,较2022年末57万元/吨下跌84.86%。
天齐锂业、永兴材料、赣锋锂业、盛新锂能等A股锂业龙头,亦在近年陷入股价单边下行,均较2022年高点下跌超过七成。
上海钢联锂业分析师郑晓强向新华财经表示,近期碳酸锂价格迅速走低,主要源自于供应端的快速放量,碳酸锂产量在上游企业进行套保过后有了较大增长。整体来看,由于碳酸锂的供应呈现稳定增长,在需求端没有较大变革的情况下,或还将维持供需失衡的状态。
产业链盈利迎来修复预期
锂电池产业链行至此时,周期性发展虽不可避免,但随着近期板块股价反弹,越来越多的积极信号亦已逐步显现。
公开数据显示,今年1-6月,我国动力及其他电池出口73.7GWh,同比增长18.6%。其中磷酸铁锂电池出口量持续走高,动力型磷酸铁锂电池上半年出口23.9GWh,同比增长46.7%;其他类型磷酸铁锂电池上半年出口13.6GWh,同比增长417.8%。
起点锂电认为,海外市场需求进一步爆发,尤其是储能领域的企业,已进入交付阶段,预计下半年储能等电池出货量会进一步提升。
同时,今年以来随着“以旧换新”政策发力,新能源商用车销量大幅提升。交强险数据显示,2024年1-4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销量14.2万辆,同比大幅增长120%。其中,新能源重卡1-4月销量为1.6万辆,同比增长129%。
需求增长拉动商用车锂电池需求。据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GGII)统计,2023年中国商用车动力锂电池装机量29.9GWh,市场规模约200亿元。2024年1-4月,我国新能源商用车用锂电池装机量13.4GWh,同比增长137%,预计全年增速有望达到1.5倍。
从公开信息来看,龙头企业已纷纷开始抢占市场。例如,宁德时代针对发布商用动力电池品牌“宁德时代天行”,并与新希望集团旗下鲜生活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亿纬锂能发布开源电池,并与三一、东风、吉利等商用车龙头企业形成了稳定配套关系。
据起点锂电消息,在各类订单签订的刺激下,国内锂电企业产线排产率迅速上升,带动锂电产业链整体行情回升。虽然正极材料由于碳酸锂价格影响,行情稍微“冷清”,但电解液、负极、隔膜领域的排产环比均出现增长。预计下半年将是储能项目落地的关键期,叠加新能源汽车进入旺季,电池企业的出货量会明显提升。
从业绩端亦有积极信号,目前已有部分锂电池产业链公司披露今年上半年业绩,以天齐锂业为代表的部分锂盐企业,二季度单季度亏损幅度环比略有收窄,此外还有部分企业上半年业绩预增。在电池端,欣旺达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长75%-105%。
有分析指出,锂电池行业的基本面或已利空出尽,随着下游电动车和储能需求向好,下半年锂电池产业链有望量价回暖,量端排产上行、价格见底或有可能出现部分反弹。碳酸锂价格方面,则有多家企业表示锂价已经触底,下半年市场旺季来临,随着上半年库存的出清,产业链盈利能力会回升,业绩或将迎来拐点。
东莞证券分析师黄秀瑜认为,从中期来看,在行业规范引导下,落后产能有望加速出清,同时新建产能扩张节奏放缓,利好优质产能利用率提升,产业链盈利大概率将迎来边际修复趋势。可以关注业绩增长确定性较强的电池环节,拥有优质产能的材料环节头部企业,以及电池新技术带动产业链迭代升级下的需求增量环节。
此前6月19日,工信部公告对《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进行了修订,明确提出了新的规范条件,被市场普遍认为将加快落后产能出清,优胜劣汰利于头部企业。
以新能源投资见长的国投瑞银基金经理施成近日在半年报中表态:“以新能源为代表的业绩成长行业,部分环节在2024年已经出现了盈利的回升。储能、重卡等新需求的提速也在路上,看好2024到2025年能够兑现成长的公司。”
编辑:胡晨曦
声明:新华财经为新华社承建的国家金融信息平台。任何情况下,本平台所发布的信息均不构成投资建议。如有问题,请联系客服:400-6123115
锂电行业进入深度调整期,存量产能有序出清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缴翼飞 实习生岳上媛 北京报道 过去一年里,锂电行业经历了自2021年以来最为严峻的调整期。作为电动汽车电池的关键原材料,锂的价格持续下跌,引发了整个产业链的连锁反应。锂价暴跌不仅导致上游矿商的盈利能力持续下滑,还给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前景带来了不确定性。
6月27日,2024国际锂电新能源产业大会暨成渝地区产业链供应链对接活动在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举办。会上发布了《2023中国锂电产业发展指数(遂宁指数)》(以下简称《遂宁指数》),其中指出,当前中国锂电产业正在经历由规模扩张向高质量发展转变的关键时期,存量产能逐步消纳,新兴需求和应用场景快速迭代,均对产业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现场参会并走访当地产业时注意到,虽然产能和利润压力较大,但新型储能快速发展、低空经济以及人形机器人产品增长,都对锂电产品形成了新的支撑,锂电池大规模退役、大规模设备更新也在推动新能源产品的既有存量市场形成新的增量转化,锂电产业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产业链上下游“合纵连横”
全球锂市场过剩的现象正在逐步加剧。根据S&P Global的最新锂市场展望,预计2024年锂市场过剩将达到3.8万吨碳酸锂当量(LCE)。这一过剩现象直接导致了碳酸锂价格的持续下滑,CIF亚洲价格已预测下调至14129 美元/吨,较之前降低290美元/吨。
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中国,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碳酸锂产量为46.3万吨,同比增长17.2%,增速较2021年持续下降。产量的下降很大程度来自于价格的下行。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碳酸锂价格大幅下滑,1~12月,由50.1万元/吨波动下降至10.9万元/吨,6月至32.6万元/吨,全年均价仅为26.7万元/吨,碳酸锂景气度见底迹象明显,后续价格走势仍需持续关注。
会上发布会的《遂宁指数》显示,2023年锂电市场供给保持良好的增长状态,2024年一季度的供给能力值则出现明显回落,下降到2022年三季度的供给水平。产能供给和价格波动是主要原因。在行业深度调整期,存量产能出清正有序进行,新增产能布局将得到合理优化。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张勇认为,经过近5年的高速发展,锂电新能源产业逐渐进入结构性调整期,在国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结构性供需错配。他引用数据称,全国已投产磷酸铁锂、负极材料产能为292万吨和230万吨,但2023年需求量仅为184万吨和137万吨,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60%。同时受原料和材料价格剧烈波动影响,锂电行业处于盈亏紧平衡的状态。
为进一步加强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管理,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根据行业发展变化、技术升级趋势和有关工作部署,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公布修订版《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条件》和《锂离子电池行业规范公告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将引导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的制造项目,加强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
弘阳太阳能创始人刘继茂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锂电池前几年无序扩张,产能是高于实际需求的,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企业利润大幅减少,而利润减少又限制了行业技术发展。这次工信部出台政策有利于引导行业有序发展,不再单纯扩大产能,要以提高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等技术创新来提高产品质量,达到降本增效的效果。
“当前,我国锂电产业正面临着市场阶段性失衡问题与产业链内部结构性问题的考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顾问陈训生表示,锂产业链上游资源开发受采矿权、尾矿库指标等多重约束,开发周期长一般至少需要2~3年;中下游项目建设快,投资、税收等优惠政策多,大量企业纷纷涌入,产能扩张过猛,供需适配矛盾突出。
“2022年,资源供需错配导致锂盐价格大幅上涨至60万元/吨,而2023年至今,锂盐价格受下游需求不及预期等影响大幅下滑,一度跌至企业成本线以下。上、中、下游企业协同能力不足,锂盐销售长协比例不高,合作形式较为松散,在现货价格大幅波动时,毁约现象时有发生。在锂矿原料供应紧张时,我国企业争抢国外锂精矿拍卖,导致矿价严重虚高。多头竞价国外资源项目,大幅抬升了我国企业的进入门槛与并购成本。”陈训生说。
值得注意的是,锂电产业各环节盈利情况存在显著差异,除锂电设备和原材料外,其他环节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影响,锂电材料、电池制造和回收利用环节受到波及,其中回收利用环节受影响最大,从2022年的4.6%跌至-5.4%,进入亏损期;锂电材料由645.6%跌至133.2%。为此,为进一步降本增效、提升生产效率,主要锂电企业加快推进由单一环节的垂直整合转向沿产业链上下游的“合纵连横”。
不同环节的利润分化也刺激了锂电池及汽车企业纷纷入局设备市场。
赛迪顾问总裁付长文指出,2023年,锂电池市场经历高速扩张后进入深度调整阶段,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对锂电池产品性能的迫切需求对电池生产制造效率、工艺、成本控制、提高良率等方面提出更高要求,高稳定性、高精密度、高度智能化及自动化的锂电设备成为主流产品。锂电设备企业通过延伸产业链、整合供应链等措施巩固市场占有率,但头部锂电企业围绕电池产能供应保障、同步优化产线、实现低碳节能等目标,加大对锂电设备的投资布局,2023年锂电设备行业集中度有所下滑。预计到2030年,中国锂电设备市场规模有望达到3600亿元。
陈训生建议,锂电产业链原材料端企业要加强自律行为建设,龙头企业应在稳定市场预期、保障市场供应、构建良性产业生态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保持量的合理增长,着力提高供给质量,提升全球综合竞争实力。锂电产业链上下游之间要提升战略合作层次与协同发展水平,稳定价格与预期,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共同应对外部新变局带来的新挑战,巩固我国优势产业的国际地位。
锂电厂商的新增量
在产能和利润压力下,锂电产业近两年也涌现了新亮点。2023年,中国锂电池总产量为940.0GWh,其中动力电池的产量为675.0GWh,同比增长29.6%,储能电池的产量为185.0GWh,同比增长62.3%,增速大大领先于动力电池。去年我国新型储能市场累计装机规模为31.4GW,新增装机规模22.6GW,同比增长则为256.8%。《遂宁指数》将其归因于政策推动、市场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进步带来成本降低等因素。
事实上,随着世界新能源转型步伐加速,以及俄乌局势等的变动引发能源危机,全球储能产业的热度正不断攀升。中国工程院院士郑绵平指出,储能市场刚刚起步,需求增速较高,未来固定式储能(配套风电光伏项目)有可能成为比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更大的市场。
《遂宁指数》也显示,2023年全球储能行业进入快车道,以电化学储能为代表的新型储能电池逐渐成为锂电市场快速增长的重要动力。预计到2026年,中国储能锂电池出货量的全球占比有望达到74%。
国家能源局此前组织发布的《新型电力系统发展蓝皮书》将锂电池、钠离子电池、液流电池、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重力储能等新型储能技术作为规模化、高安全性的新型储能装备发展重点。其中,液冷储能技术在发电侧/电网侧新增大储项目中占比迅速提升。国务院在今年5月印发的《2024—2025年节能降碳行动方案》也明确,要积极发展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计划到2025年底,全国抽水蓄能、新型储能装机分别超过6200万千瓦、4000万千瓦。
付长文表示,液冷散热技术拥有低能耗及高散热的优点,可实现对电池的精确降温。随着储能市场的爆发,大规模高容量的储能电站加速释放,储能温控市场规模持续扩张,中高功率储能产品使用液冷储能技术的占比将提升,预测2024年液冷储能系统出货占比预计将增长到70%~80%,在工商业储能领域显示出巨大潜力。
不仅如此,遂宁市委副书记、市长刘会英提出,当下主要市场的电动化趋势非常明确,重卡、船舶、飞机、工程机械等成员的加入,使锂电池开始在储能电池,智能电网、数据中心、通讯基站、特种电源等多个领域广泛应用。特别是今年锂电池行业也迎来多个国家新规,在产能布局上将有力地促进降低重复建设,提高新进门槛,加速清出落后产能,给锂电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具体来看,在新能源公共车辆领域,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公共交通领域的设备更新也是重点任务之一。最新印发的《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方案》明确鼓励老旧新能源公交车及动力电池更新,推动新能源营运货车在城市物流配送、港口集疏运、干线物流等场景应用。
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23年新能源重卡全年累计销售34258辆,同比增长36%,新能源渗透率为5.6%,2024年一季度共销售10954辆,同比增长140%。而兰钧新能源324Ah动力电池等适配新能源重卡需求的产品已研制成功并实现量产,在纯电重卡、换电重卡、电动船舶、电动大巴等领域均可广泛应用。目前新能源重卡布局企业相对较少,入局企业机会较多,预计新能源重卡市场渗透率将爆发性增长。
在低空经济领域,2023年电池企业纷纷布局低空飞行赛道,发布有凝聚态电池等产品,同时半固态电池已实现小批量生产,2024年将有更多的企业半固态电池启动量产。
工信部等四部门联合印发的《通用航空装备创新应用实施方案(2024~2030 年)》对航空锂电池的性能给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推动4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投入量产,实现500Wh/kg级航空锂电池产品应用验证”。在低空经济政策支持及行业发展要求下,eVTOL给固态电池带来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另外,人形机器人作为未来产业的创新标志性产品,其高效运作无法脱离动力能源。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充放电效率、稳定性及使用寿命等均为衡量人形机器人性能的关键指标。2023年1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将动力能源列为人形机器人的重点产品和部组件攻关之一。2024年1月,工信部等7部门发布《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将人形机器人作为创新标志性产品之一。
“目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有限,新型电池如锌电池、固态电池、高镍电池等正在被研发和测试,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人形机器人将被广泛应用,市场将逐步扩张。”付长文表示,未来锂电厂商将面向人形机器人高动态、长续航能量需求,突破高能量密度电池、智能电源管理、电池组优化匹配等关键技术,开发高能效、高紧凑动力能源总成产品,提升人形机器人的续航与环境适应能力。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问答
锂电行业的发展怎么样?锂电池市场空间扩大伴随着21世纪纪微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小型化电子设备的日益增多,消费者对电源有了更高的要求,铅酸电池等传统电池越来越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2020应届生想进入锂电行业,前景如何?前景看好!——更多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锂电池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锂电池行业发展概况:延续良好势头近年来,由于具有...
10亿元 锂电池 正极材料生产基地落户长沙[最佳回答]三方将共同出资建设长沙最大的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并将逐步进军新能源电动汽车材料领域。市领导梅克保、赵文彬、谭杭生、罗社辉见证签约。根据...
今日股市沪深两市微绿,明天12月17日星期四,会怎么走?A股大盘12月17日@养生投资看小幅下跌。一、为什么,真的A股大盘12月16日冲高小幅回落?兵法说:三而竭。意思是连续出兵攻击,第三次是没有杀伤力的。今天是大...
今日股市沪市微绿深市收红,明天12月16日星期三,会怎么走?尽管上证指数今日微跌了1.89个点,但是综合深证成指来看,整个沪深A股市场还是偏强的走势,所以对于明天周三的市场也没什么可担忧的,可以说如果今晚明早没有重...
新能源板块行情已持续一年,后市怎么看?毓美美作答:回首2020年及2021年,新能源、数字经济、绿色经济等都是领跑A股的好赛道,让持有者赚得盆满钵满,让踏空者眼气着急。新能源产业未来的整体趋势是从...
特斯拉能否左右钴价上涨的趋势?应当理性看待特斯拉无钴化问题对钴基本面以及钴价的影响。首先,相关报道说的很清楚,特斯拉在尝试应用磷酸铁锂降本,并没有计划停用NCA,也只谈到了上海工厂的...
豫政[2023]11号 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回答]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豫政〔2023〕11号2023-02-14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
刀片 电池 股票龙头股有哪些?-股票知识问答-我爱卡[回答]刀片电池龙头股有以下这些:1.比亚迪002594:集团开发了高度安全的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电动商用车和电动乘用车领域。2.德赛电池000049:消费级电池龙...
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 电池 进入实车测试,会影响世界汽车行业吗?广汽石墨烯基超级快充电池目前已进入实车测试阶段,8分钟充电至80%,续航1000公里!广汽股价瞬间涨停!这引起了世界汽车行业巨大的振动!一、1月16日,广州汽车...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