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相关高水平论文合集
元能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推出的多款锂电行业专用表征仪器(粉末电阻率&压实密度仪、浆料电阻仪、多功能极片电阻仪、原位膨胀分析系统和原位产气体积监控仪、模型扣式电池原位膨胀测试系统等),已广泛应用于锂电企业和高校锂电相关科研课题组,应用方向包括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锂金属电池、锂硫电池 等。
合作客户在国际知名期刊(Advanced Materials(IF= 30.849)/ Nano Energy(IF= 17.881)/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IF= 6.583/)/ Small(IF= 13.281)/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IF= 39.714)等)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1. 粉末电阻PRCD系列用于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开发,快速评估材料导电性。
Weibin Guo, Chenying Zhang, Yinggan Zhang, Liang Lin, Wei He, Qingshui Xie,* Baisheng Sa, Laisen Wang, Dong-Liang Peng,* A Universal Strategy toward the Precise Regulation of Initial Coulombic Efficiency of Li-Rich Mn-Based Cathode Materials, Adv. Mater., 2021, DOI:10.1002/adma.202103173.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ma.202103173
2. 粉末电阻PRCD系列用于高性能钠离子电池材料的开发,快速评估材料导电性。
Qiulong Wei,Xiaoqing Chang,Jian Wang,Tingyi Huang,Xiaojuan Huang,Jiayu Yu,Hongfei Zheng,Jin-hui Chen,Dong-Liang Peng.An Ultrahigh-Power Mesocarbon Microbeads|Na+-Diglyme|Na3V2(PO4)3 Sodium-Ion Battery. Adv. Mater. 2022, 34, 2108304.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epdf/10.1002/adma.202108304
3. 粉末电阻PRCD系列用于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开发,快速评估材料导电性。
Wei He,Yanping Zhuang,Jie Mei,Weibin Guo,Feng Chen,Zhanying Chang,Mengjian Fan,Chuan Liu,Laisen Wang,Pengfei Liu,Zi-Zhong Zhu,Qingshui Xie,Dong-Liang Peng.In Situ Induced Lattice-Matched Interfacial Oxygen-Passivation-Layer Endowing Li-Rich and Mn-Based Cathodes with Ultralong Life. Small 2022, 2200942.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smll.202200942
4. 极片电阻BER系列和原位产气体积监控仪GVM系列用于高性能富锂锰基正极材料的导电性及产气性能评估。
Weibin Guo, Yinggan Zhang, Liang Lin, Wei He, Hongfei Zheng, Jie Lin, Baisheng Sa, Qiulong Wei, Laisen Wang, Qingshui Xie and Dong-Liang Peng. Enhancing cycling stability in Li-rich Mn-based cathode materials by solid-liquid-gas integrated interface engineering. Nano Energy 97 (2022) 107201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2002828
5. 原位膨胀测试系统SWE系列助力LFP体系硬壳电芯SOC精确预估。
Peipei Xu, Junqiu Li, Qiao Xue, Fengchun Sun. A syncretic state-of-charge estimator for LiFePO4 batteries leveraging expansion force. Journal of Energy Storage, 50 (2022) 104559.
原文链接: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352152X2200576X?dgcid=coauthor
6. 原位膨胀测试系统SWE系列用于零体积膨胀锂金属材料的开发。
Chao Luo, Hong Hu, Tian Zhang, Shujing Wen, Ruo Wang, Yanan An, Shang-Sen Chi, Jun Wang, Chaoyang Wang, Jian Chang*, Zijian Zheng*, and Yonghong Deng*. Roll-to-roll Fabrication of Zero-Volume-Expansion Lithium Composite Anodes to Realize High-Energy-Density Flexible and Stable Lithium Metal Batteries. Advanced Materials, doi.org/10.1002/adma.202205677.
原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adma.202205677
7. 原位模型扣电膨胀测试系统MCS系列用于低膨胀固态锂硫电池的开发。
Chuang Li , Qi Zhang, Jinzhi Sheng , Biao Chen, Runhua Gao, Zhihong Piao, Xiongwei Zhong, Zhiyuan Han, Yanfei Zhu, Jiulin Wang, Guangmin Zhou*, Hui-Ming Cheng *, A quasi-intercalation reaction for fast sulfur redox kinetics in solidstate lithium-sulfur batteries. Energy & Environmental Science, DOI: 10.1039/D2EE01820A.
原文链接:
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2/EE/D2EE01820A
IEST元能科研激励金|快看!这里有一个释放“能”量的机会
面向使用元能产品发表文章的第一作者,发放科研激励金!作为一家技术驱动型企业,我们希望能收到大家的意见和建议,热切期盼大家随时与我们交流探讨,相信我们一定会成为彼此的良师益友!
锂电池发展简史
能源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支撑,成为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推动作用。进入工业化时代以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由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并将带来能源枯竭的问题。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新能源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源消费需求,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环境友好成为人类的共同发展战略。而电化学电源因其易于将能源储存与转化,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最常用的电化学二次电池有铅酸电池(lead acid)、镍镉电池(Cd/Ni)、镍氢电池(MH/Ni)和锂离子电池(lithium-ion battery)四种。其中,锂离子电池具有比能量高、无记忆效应、工作电压高、安全、寿命长及循环性能好的优点,被广泛用于电动汽车、电子设备以及储能设备中。那么锂电池又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
锂电池(Lithium battery, 简写成LB),分为锂一次电池(又称锂原电池,Primary LB)与锂二次电池(又称锂可充电电池,Rechargeable LB)。锂原电池通常以金属锂或者锂合金为负极, 用MnO2,SOCl2,(CF)n等材料为正极。锂原电池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首先由美国研究开发的全新一代的电池, 到70年代实现了军用与民用[1]。从材质来分,锂二次电池研发分为金属锂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与锂聚合物电池三个阶段;按时间来算,则又可将其分为锂离子电池产生阶段(1950—1980年)、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阶段(1980—2000年)和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至今)。
1、 锂离子电池产生阶段(1950-1980)
1958年,Harris提出采用有机电解质作为锂金属原电池的电解质[2]。1962年,在波士顿召开的电化学学会秋季会议上, 来自美国军方Lockheed Missile and Space Co. 的Chilton Jr和 Cook提出"锂废水电解质体系"的设想[3]。这可能是学术界第一篇有关锂电池概念的研究报告。第一次把活泼金属锂引入到电池设计中,锂电池的雏形由此诞生。为了寻找高能量、长寿命的卫星能源,Chilton Jr 与Cook 着手新概念二次电池设计。1970年,日本松下电器公司与美国军方几乎同时独立合成出新型正极材料—碳氟化物[4]。松下电器成功制备了分子表达式为(CFx)n(0.5≤x≤1)的结晶碳氟化物作为电池正极,而美国军方研究人员设计了(CxF)n(x=3.5-7.5) 无机锂盐+有机溶剂│Li(Metal)电化学系用于太空探索[5]。1973年, 氟化碳锂原电池在松下电器实现量产,首次装置在渔船上[6]。这不仅在于实现锂电池的商品化本身,还在于它第一次将"嵌入化合物"引入到锂电池设计中,为锂电池的发展奠定了里程碑式的基础。1975年,日本三洋公司在过渡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取得突破,开发出Li/MnO2,并用在CS-8167L型计算器上[7]。1976年,锂碘原电池出现,其中锂银钒氧化物(Li/Ag2V4O11)电池在医疗领域得到广泛应用[8]。1978年,锂二氧化锰电池实现量产,三洋第一代锂电池进入市场,由此锂二次电池进入量产时代。但与此同时,在充放电过程中,作为负极的金属锂容易产生枝晶造成电池短路,引起爆炸等安全性问题,因此早期锂离子电池发展缓慢。
图1 锂电池发展时间轴
2、 锂离子电池快速发展阶段(1980—2000年)
1980年, Armand等提出以可嵌入式材料替代金属锂作为电池负极材料,体系中锂离子可往返嵌入脱出,避免了锂金属作为电池负极形成锂枝晶所引发的安全问题。同年,Goodenough教授报道了层状结构材料LiCoO2,层间可以供锂离子嵌入脱出。随后,SONY公司最早开发了商业化的锂离子电池,使用LiCoO2作为正极材料和碳作为负极材料,极大地推动了锂离子电池商业化的进程[9]。1983年,Peled等人提出"固态电解质界面膜"(solid electrolyte interphase,简称SEI)模型[10]。1985年,它被扫描电镜照片所证实。SEI的发现以及它对锂电池可逆性与循环寿命的深刻蕴含对锂二次电池的开发非常关键。80年代末期,经过一番努力,加拿大Moli能源公司研发的Li/Mo2锂金属二次电池推向市场,第一块商品化锂二次电池终于诞生[11]。然而1989年,因为Li/Mo2二次电池发生起火事故,这直接导致了大部分企业都退出金属锂二次电池的开发,同时锂金属二次电池研发基本停顿。
直到RCB概念提出后,在寻找低电压的嵌入化合物时,Li-GIC才被重新提起,在1990年Nagaura等以"Li-ion"(锂离子)命名产品[13]。而到了1991年,日本索尼公司推出第一块集实用性和安全性于一身的是商业化锂离子电池,标志着锂电池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随后,1993年Bitthn等[14]提出了"Swing Electrode System"(摇摆点击体系)以及1994年Sawai等[15]提出了"Shuttlecock"(穿梭往返),将RCB概念技术应用到高潮,使锂离子电池被广泛应用到数码相机,蓄电设备中。与此同时,1994年Bellcore公司Tarascon小组率先提出使用具有离子导电性的聚合物作为电解质制造聚合物锂二次电池[16]。1996年, Tarascon等人报道了Bellcore/Telcordia商品化GPE电池性能与制备工艺。1997年,Goodenough教授[17]又报道了磷酸铁锂材料,其特性可以满足动力锂离子电池的要求,在容量、循环性能和安全性方面都明显提高。1999年,锂离子聚合物电池正式投入商业化生产,松下公司为首的 A 家公司均有产品推出, 因此,这一年也被日本人称为锂聚合物电池的元年。
3、 锂离子电池发展的新阶段(2000年至今)
图2 近40年历年论文发表数量趋势图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从上图可以看到,从80年代开始起,学术界对锂电池的研究论文数量相对比较平缓,随着20世纪90年代锂离子电池在产业化方面快速发展后,也逐渐开始增多。但直到21世纪初开始,学界对锂离子电池的各种实验探索才呈现出爆炸式增长,迎来指数级的增加,这些论文数量的剧增也说明了锂电池被世人所关注的热度,在新能源革命中所起到重要的作用。与之相对应的产业方面,锂电池被广泛应用于信息、能源、交通、军事等领域。随处可见的便携式移动设备,如笔记本电脑,手机,相机等等,在这些设备中,锂电池约占90%以上的市场份额,成为各类电子产品的主要能源,而且需求量也是在逐年增长。与此同时,在动力电池组和大型储能蓄电池,锂电池的表现更为抢眼。2009年,欧洲空中客车公司首次引入由Saft公司提供的锂离子电池系统,作为空客A350型飞机的启动和备用电源;在电动汽车领域,锂电池更是新能源汽车的首选动力电池,著名的车企如特斯拉锂电池汽车一经上市,引领全球哄抢;在电网储能技术领域,2011年2月,我国第一个兆瓦级电池储能电站—南方电网5Mw级电池储能电站在深圳并网成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锂离子电池储能电站。这些实例无不验证了锂电对当今社会生活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图3 2000-2020年中文论文关键词数量前20排列柱状图
图4 2000-2020年英文论文关键词数量前20排列柱状图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图表3和图表4是近20年来中外科研论文中关于锂电研究的关键词数量前20的排行表。从中可以看到科研学界这些年来对锂电最为关注的一些具体内容及方向。从锂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电池结构到正负极材料,电解液,以及其电化学性能充放电的持续性和隔膜等等诸多方面,可见众多科研工作者为锂电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其中被应用的正极材料有尖晶石状的LiMn2O4,层状的LiNil-xCoxO2、 LiMn1-xCoxO2、LiNi1-xMnxO2、 LiNi1-x-xCoxMnxO2,及富锂材料和聚阴离子型材料LiMPO4 (M为Fe、Mn、V等);负极材料有碳基材料、硅基材料、锡基材料和钛酸锂和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和金属锂负极等等。通过这些大量的研究,为努力探索出最佳的锂离子电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保障。
图5 2000-2020年中文论文关键热点前20排列百分比图
数据来源: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知网
图表5则是近20年关于锂电研究中前20大热点所占的百分比图。透过这个可以看到各个研究方向所占的比例。由于主要是关于锂电研究,因此锂电池,锂离子电池,以及锂离子二次电池在前二十大热点中占据了58.32%;而正负极材料的研究则占据了12.32%;其他的则主要是有关各种结构锂电池的性能与应用的研究,如电化学性能占6.42%的、充放电占3.04%、电解液2.14%等。所占比例较大,说明了锂电应用的核心技术难点;而研究热点比例较小的也不容忽视,也是决定着整个锂电性能的好坏与否的关键所在。这些统计也为未来的研究也指明了一个明确的方向。唯有突破核心难点,才能迎来新一轮的技术革新,给锂电应用的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小结
随着这几十年科学技术的不断积累与实践,相信在不久的未来,必将迎来更大的技术突破,使锂电技术更上一层楼,为我们的生活增添更多的便利,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黄彦瑜, 锂电池发展简史. 物理, 2007(08): 第643-651页.
[2]. 吴宇平等. 锂离子电池.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1[Wu Y P et al. Lithium ion battery. Beijing: Chemical Industry Press, 2004. 1(in Chinese)]
[3]. Chilton Jr, Cook J E. In: Abstract, ECS Fall Meeting, Boston,1962。90-91.
[4] Watanabe N, Fukuba M. U. S. Patent 3536532, 1970.
[5] Braeuer K, Moyes K R. U. S. Patent 3514337, 1970.
[6]. Moria M et al eds. Next General 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Tokyo, 2003, 5(in Japaness).
[7]. Keda H, Saito T, Tamaru H. Denki Kagaku, 1977, 5:314
[8]. Mead et al. U. S. Patent 3937635, 1976.
[9]. 王鹏博与郑俊超,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自然杂志, 2017. 9(04): 第283-289页
[10]. Peled E. Ed. Gabano J P. Lithium Batteries. London: Academic Press, 1983. 43.
[11]. Whittingham M S. Electrochem. Soc. Abstr. , 1975, 1:40.
[12]. Adams W A, Donaidson G J, Stiles J A R. Power Sourse, 1984, 10.
[13]. Nagauara T, Tozawa K. Prog. Batt. Solar Cells. , 1990, 9:209.
[14]. Bittihn R, Herr T, Hoge D. J. Power Sources, 1993, 223: 43.
[15]. Sawai K, Iwakoshi Y, Ohzuku T. Solid State Ionics, 1994, 69: 273.
[16]. Gozdzg A S, Scumutz C, Ntarascon J M. U. S. Patent 5296318, 1994, 3: 2.
[17]. Tarascon J M, Gozdz A S, Schmutz C et al. Solid State Ionic, 1996, 86/88: 49.
by 逍遥显之
相关问答
...hzuku.Tsutomu经典研究 论文 合集-盖德问答-化工人互助问答社区世界锂电技术舵手级人物,三元材料创始人Ohzuku.Tsutomu经典研究论文合集这个人我不用多数,其在高容量,高电压
最新发表的 锂电池 电极材料综述三篇-盖德问答-化工人互助问答社区多电子反应的可充锂电池无机与有机电极材料摘要:作为电化学能源存储与转换的重要设备,锂二次电池不断地改善着人类的生活.为了满足人们对能量密度和功率密度...
影响因子70是啥水平?影响因子70属于非常高的水平。因为影响因子是衡量学术期刊刊载论文的影响力的指标之一,其数值越高代表着该期刊的影响力越大。一般来说,影响因子在10以上就属...
碳纳米管的用途 论文 ?碳纳米管可广泛用于用于锂电池用导电浆料、太阳能电池涂层、高强度结构材料、导电涂料、催化剂载体、场发射材知料、电磁屏蔽材料等领域。由于碳纳米管中碳原...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说,我们可以怎样延长 锂电池 的使用寿命?想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首先要了解锂电池的特性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嘛,想延长锂电池的使用寿命,先要弄清楚锂电池的特性,才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一般来说单...
针对碳酸锂资源少、价格高的状况,论述了废旧 锂电池 回收锂...[回答]不是完全正确。在学术论文里一般表达都有要求的,最好翻译为:Itsummarizedarecoveringmethodsofspentlithium-ionbatteriesfort...
宜春学院的光辉历史事迹有哪些?宜春学院地处江西省宜春市。学校是一所专业涵盖了文、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育、艺术等10大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公办本科高校。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
福建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怎么样?设有哪些专业? 申请方[回答]~接下来我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们福建师范大学的化学与材料学院开设的专业以及研究情况专业设置:化学(师范)、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复合材料与工程、...
求助锂电不定形碳和硅粉的比例-盖德问答-化工人互助问答社区这个需要自己去摸索的,或者看看论文。不会有人直接告诉你的
新能源车崛起,传统汽车如何避免诺基亚式危机?首先所谓新能源汽车就是用了锂电池充电行走的汽车,而电还是来源于旧的火电发电,怎么能叫新能源呢?电车以前就有,并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只不过现在用的电池好...